查看原文
其他

GWP项目 | 智汇流域·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

GWP GWPArchitects
2024-08-31








——

“生态与环境的结合唤起人对于自然的思考和向往。东莞智慧产业园采撷自然元素,将中国传统院落之意附着于规划韵律和建筑形态,打造一个具有岭南特色兼具开放、包容的人才聚集地。让人们游走其中,感受蒹葭山水里落子成园,山川合院中聚而成落。”

——GWP团队



工业4.0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随后数年直至中国十四五规划,大批“超级工厂”即智慧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中国速度”下产业园出现的同质化、郊区化等诸多问题亦渐显露。

GWP团队在着手东莞智慧产业园项目时希望通过产业运营思维作为切入点,以一种亲和、本土的设计手法提升环境友好度和企业认同感,从而激发产业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城市更新埋下新伏笔。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效果图© GWP Architects 

01

项目概述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区位图© GWP Architects 


项目位于东莞市西部,是政府着力构建“1+N”服务平台,打造智慧新生态的启动区域。研究总面积约为1.39万亩,启动区占地面积为2855亩,项目用地现状以工业、农林用地为主,东江北支流、北海仔河道等生态资源丰富,水系网络交错于生产、农业、生活。





02

水乡记忆与传统产业



项目地长久以来是广东省重要的传统造纸区域。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传统厂房不再符合片区的发展和人群的生活需要,也影响着生态环境。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现场图 © GWP Architects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现场图 © GWP Architects 

自2017年起东莞市周边地区陆续调整产业结构,以成为岭南生态水乡、国家生态名镇为目标,实现空间及产业双重意义上的转型。GWP团队面对在弹性混合产业用地的包裹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是:

·怎样延续岭南水乡原生环境提升产业园价值?

·如何融入产业运营思维,在空间上回归“社区性”?

·如何平衡空间内在的多样性,营造生机勃勃的共生样态?




03

从水乡出发·创造智慧流域



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择水而栖,依水而耕,经过岁月的沉淀,积累了与水共存的生活方式。基于水乡肌理,设计师重新审视场地与思想的关系,提出“从水乡出发,智汇流域”的设计概念。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概念图 © GWP Architects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平面图 © GWP Architects 


以东江北支流和北海仔河道为脉络,将水脉流向形态渗透进整个园区,缝合场地各个功能空间,构建自然生态的空间基底。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效果图 © GWP Architects 


将空间与文化的流动作为中堂北海产业园启动区的“生命之源”,同时赋予园区智慧发展的动态性,搭建功能齐全的社区型产业平台,并且营造智慧化全面赋能的产业环境,为当地人提供全新工作和生活方式,塑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04

从产业出发·打造复合空间



园区规划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水乡肌理上植入产业运营的思维,重塑区域的产业网络与人际关系。基于岭南水乡脉络,GWP设计团队提出“三心、两带、五区”的空间架构,通过“智汇廊桥、模块嵌入、生态修复”三大板块实现产业功能的耦合与复合空间的理性包容。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效果图© GWP Architects 


板块1· 智汇廊桥


一方面,以东江北支流及北海仔河道为十字轴线构建“智汇廊桥”,利用复合廊道将休闲娱乐空间、自然游憩空间、水乡创意空间、运动活力空间等不同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串联,实现空间与人群交互的深度融合,以满足各类人群的休憩、交流与讨论。


△智汇廊桥分析图 © GWP Architects 


板块2 · 模块嵌入


基于运营自由度的考量,建筑空间主体围合布置,但体块间距和形式尝试仿照岭南庭院和水乡空间聚落合院式的生活模式,衍生出具有地域特色且可复制的单元模块,创造一个完整的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未来水乡”新型产业园区。


△模块嵌入分析图 © GWP Architects 


设计师认为空间的存在不应局限于生产功能,而是多种功能的复合,既保证空间运营效率又增加了资产对抗未来市场风险的弹性。复合的服务单元模块点缀在“街巷”,辅以覆盖立体绿化的纵向退台花园、屋顶绿坪与滨水景观连接一体,营造街巷式的共创办公氛围。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演变为产业5.0,形成以产品研发厂房为中心的酒店公寓、公共服务、文化休闲等相互连接的网格化管理,增强片区发展活力与可持续发展,塑造一个综合可持续的创新社区空间。


△模块嵌入分析图 © GWP Architects 


板块3 · 生态修复


在中堂北海产业园项目中,设计师试图探索产业空间“全生命周期”,以水乡空间肌理为基础,落实对基本农田和生态绿色空间的保护、原本填埋的水系修复以及合理的雨洪管理协调建设空间同水系网络的关系等,实现了孤岛化绿地的丰富与连续。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效果图© GWP Architects 


△生态修复分析图 © GWP Architects 


设计师利用河道资源,并对原有硬质驳岸,改造码头、硬质工业广场进行生态化改造,在提供优质公共空间的同时,助力产业园中的滨水生态系统得以重构。


△生态修复分析图 © GWP Architects 


在水乡生态肌理的框架下,充分挖掘在地的生态价值,构建生态绿廊、滨江景观带、中央公园等多层级生态网络,塑造自然生态与产业空间的共生环境。在实现水乡肌理修复与重现的同时,以一种亲和、本土、舒适的水乡景观空间提升环境友好度和获取企业认同感,从而激发创新,形成了绿色与城市功能互动的公共空间网络与层级分明的生态环境体系。


△生态与产业共生分析图 © GWP Architects 




05

从未来出发·面向产业的前瞻性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效果图 © GWP Architects 


每一个园区在后期招商运营中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但又要符合未来的发展需求。为了兼顾两者平衡,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园区适应性与灵活性。将大空间的办公基地适合置入智造先导区、智创活力区、科创研发区、智慧总部区、高端制造区等满足智慧环保装备生产空间的需要。


△产业分区分析图 © GWP Architects 


其中,新颖别致的弧线造型绿植屋面与景观轴系统整合为一体,实现了一体化的人造地景建筑。此中心是为中堂北海产业园的标志性建筑,定制的空间蕴含着优质招商的潜力,也是提升园区真实产业实力的砝码和载体,更为本地资源导入整合营造了优质硬件环境。


△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效果图 © GWP Architects 

“共生”是新兴园区来自内部功能和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产业链条的发展、岭南水乡空间格局与高效复合的智慧场景相互编织成“三生”空间体系。每天往返穿梭于环境优美的北海仔风景带,为园区工作人员提供心灵放空的间歇,是创新活力的源泉,也是我们触发城市更新的内在动力。







项目名称:东莞智慧产业园启动区设计团队:GWP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址:中国·东莞研究面积:1.39万亩启动区面积:2855亩设计范围: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分类:区域研究、工业改造、城市更新







往期回顾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WPArchitect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